close

唯有我們肯去了解身邊的動物及大自然時,我們才有能力去愛他們。

『與動物朋友心傳心—因為愛,我想聽懂、讀懂、看懂動物心事』,這是Rosina Maria Arquati寫她和動物溝通的故事及介紹動物溝通的方法,倒不覺得看完這本書就能學會動物溝通,但比較想推的是,當我們願意相信動物也有思想,也有情緒,也有感情,跟你我並無兩樣,有喜、怒、哀、樂。會害怕,會高興,對照顧她的人有愛,有感謝……那麼,是不是棄養或不當飼養的比例可以減少一些?

動物朋友是讓你學會愛的好朋友,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愛,就是與大自然聯結的本質。但如果我們一直以人類高高在上的姿態去看待這些朋友,我們又能學到什麼呢?

 

====(以下文字摘自「與動物朋友心傳心—因為愛,我想聽懂、讀懂、看懂動物心事」===

●當我們愈來愈理解動物且產生同理心,就愈能意識到動物並不是被擁有的物件或奴隸,也不是可以隨意丟棄的。動物就像是家庭成員般地與我們共享生活,我們所應扮演的角色是照料和養育,所以,我們喜歡使用“照護者”或類似的名稱取代“主人”或類似名稱。

●我們大多數人都曾被灌輸過一種觀念:人類是「萬物之靈」。因為人類是最聰明的物種,因此比其他種類優越。這樣的概念,大多是植基於把「靈性」定義成人類的智力;但是,假如把「靈性」定義為有十足的能力與大自然和生態環境和諧共存,那麼我們人類恐怕會被列入相當低的靈性級別!

●人口過剩:因為人口逐漸增加,人類更進一步地消耗地球的資源,損害自然環境,導致動物棲息地遭受破壞,動物受到痛苦折磨,人類也同樣受苦。德國動物園長恩哈德.格茲梅克就說:我們總覺得自己是唯一的物種,認為有權控制所有物種的口數,卻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人口。

●就我們人類整體看來,擅自決定每年數百萬無辜動物的命運、生死、殺害,就只為了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慾,以不人道的方式殘殺動物。在動物繁殖場、寵物買賣、劣質的動物園、農場、屠宰場、實驗室……,數以百萬計的動物受苦、喪生於人類手中。森林和其他的棲息地,更時時都遭受人類的姿意摧毁。我們正在破壞的,是我們自己的維生系統。

●決定接納一隻動物前,你就必須明白「寵物是終生的責任」。牠是活生生,有感覺的生物,和我們一樣有各種感情和情緒、悲傷、快樂。牠們不是玩物,一隻狗或貓可以活到約十五至二十歳,你能夠承諾好好地照顧動物一生嗎?你現在和未來的工作情況,足以讓你提供充分的照料和撥出時間陪伴牠嗎?你有能力為牠買適合的食物或其他用品嗎?你有能力負擔獸醫的費用嗎?你的家庭環境和狀況適合養動物嗎?你知道而且理解如何妥善地照顧動物嗎?家中每個成員都願意接納這隻動物嗎?

●我們不應該為了動物的皮毛而殺戮牠們,不時有人披露有時動物是在活生生的狀態下被剥皮;無論如何,這都是非常可怕且不合理的殘暴行為。

●大部份的表演動物都難逃人類各式各樣的殘忍對待,包括:動物被從野地抓來訓練表演;訓練過程中採用殘酷的方式;劣等的膳宿環境和管理;為了達到商業要求而承受過多的表演節目,導致過度勞累、壓力和憂傷......。

●肉類製品導致動物受苦受難,其比例可能比其他折磨和殘酷方式加起來都還要多,因為光是被用來製成肉品而喪生的動物數,一年就有好幾百萬。

理論上,人們都希望動物能受到人道的豢養和照料,然後才被運走和妥善處置。但99%被用來生產肉品的動物,所受的對待卻不是這樣。事實完全相反:在把動物製成食物的過程中,無情的殘害與折磨比比皆是。只要人類還有肉食習慣,就會持續擴大"把動物當食物"的需求,為這套帶來更多殘暴和苦難的系統投入更多資金。

有些人則更喜歡當一個"物種主義者"— 對待狗、貓或其他寵物的態度,有別於對待牛、豬、雞、魚等等之類的物種。很遺憾地,物種主義的態度導致了需求,需求資助了屠殺,導致殘酷行為。

素食讓我們在殘少殘暴和受苦上,貢獻一份力量,讓自己在有意及無意中對所有動物產生善意和悲憫心,同情動物的處境。

 

 作者:羅西娜.瑪利亞.阿爾克蒂 Rosina Maria Arquati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ss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