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片段真的太好笑了,不得不放上來記錄一下。

這是楊懷民第一次演出歌仔戲,唱腔比較是用本嗓,跟後期的高亢嗓音有一點點差別,唱腔也不是很穩定,這段他唱的就有點急,有點趕,尾音沒怎麼處理。但我覺得本嗓也很好聽,他用本嗓唱黃梅調實在是好聽~

不過,他的表現方式是用京劇的方式在表演,

舞台味比較重,動作比較大,所以有時會有點突兀。

尤其是這一段,這是在孟麗君前期時,所以楊懷民完全是以京劇方式來表現的。

在"我明白了"之前加了個"喔~~~"

真的好好笑~

不知道是劇本本來就有呢?還是他自己加的?

 

不過還是很可愛啦~

呆呆的...

 

前段才看得到這樣可愛拙拙的他,之後就漸入佳境,沒有這樣的笑點了@@

 

由此可以看出楊懷民很認真很努力。

從一個不會講台語,不會歌仔戲的人,短時間改變就這麼大。

他的認真努力,不是很多人可以做到。

 

首先語言問題,所有對白都是導演錄給他聽,要一字不漏全背。他花了比學習國語多二十幾倍的時間,來練習台語,背得非常辛苦,舌頭轉不過來,剛開始錄歌仔戲時,常常一句詞重來到十幾次。

錄歌時,葉青錄給他聽,他聽一段,學一段。既要學台語,又要學歌仔戲曲調:七字仔、都馬調等。歌仔戲曲調又多,辛苦可想而知。

而男女生一起唱時,key又是一個問題。為了配合,最後變成女生降一個key,他翻高八度來唱。

這樣,又要聽台詞,背不熟悉語言的台詞,又要聽唱曲,一字一字的學,現學現賣。所以那時他幾乎沒什麼睡眠時間。

錄音時,資料拿到手,聽一整夜錄音帶,至早上六點稍微睡一下,八點起來,開始發聲,因為要翻八度來唱,一定要把嗓子喊開,到九點半。十點錄音,一錄就是十幾二十幾個小時。但也不能稍微睡一下,因為一睡,好不容易喊開的嗓子又會縮回去,所以再累也要撐到錄音完。

還要練轉扇,練笛子,再去老師家練身段(因為京劇學的是老生,又再拜師學小生的身段),練完身段去錄影。錄完影回家聽錄音帶。再起床開嗓,練轉扇,笛子,身段,錄音錄影,學台語......這樣日復一日,夜復一夜,若沒有堅持的毅力,大概早就放棄了吧。

畢竟那時楊懷民也沒有以歌仔戲為日後主要的戲路,答應演歌仔戲也只是這一部,盛情難卻。他在歌仔戲之前演了七年的國語八點檔連續劇,並不缺歌仔戲這樣的戲曲演出。

但卻為了一部戲,花費了那麼多心力去學習。

認真做好每一件事,也造就了他之後唯一男小生的歌仔戲之路。

 

孟麗君獲得大家的好評,也讓他歌仔戲一部接一部。

很多人只看到他的紅,卻沒想到原來背後付出的努力。

 

而葉青錄歌給他先學唱,這一直到錄孔明三氣周瑜時才停止。

到孔明三氣周瑜後才開始讓楊懷民自己發揮。

這倒是有點驚訝,因為孟麗君之後的戲,他表現的跟從小唱歌仔戲的演員沒什麼兩樣。

但原來還在學習中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ss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