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門行從去年寫到今年.....遊記真的是要打鐡趁熱@@"
來到媽閣廟後,面對媽閣廟左方就是媽閣斜巷,也叫萬里長城.
澳門的地名有些都很有趣,海邊馬路...十月初五馬路...萬里長城..
萬里長城看不到萬里,也沒有長城,其實就是一條上坡的巷子.媽閣斜巷之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有兩種說法,其一源於其斜巷的長度相當長,有如澳門的萬里長城般,故曰其名.
另一說法則由於百多年前其巷沿途並未建有任何高層樓宇,隱隱可見澳門舊城的城牆遺跡,並順延至媽閣廟旁,故被當時人們稱為萬里長城。
總之,沿著萬里長城可到很多景點,港務局大樓.亞婆井前地.鄭家大屋.主教山.崗頂.聖老楞佐教堂.聖奧斯定教堂...沿途都有指標,可循著景點逛回大三巴.
澳門隨處都可看到美麗的建築物.
主教山小堂,視野很好,離澳門旅遊塔很近,還可以看到塔內高空彈跳的畫面.
建築物彷佛古堡般的宏偉古樸.
也是拍婚紗的熱門景點.
港務局大樓,內部不開放....
西方建築看多了,就再轉往鄭家大屋看一下東方文化吧.
鄭家大屋真的很大,由鄭觀應之父鄭文瑞始建,其建築日期最早可追溯至同治八年,即1869年。其後,鄭觀應及其兄弟陸續修建,規模不斷擴大。 大屋直接面向內港的坡地,視野開闊,昔日千帆並舉,大小船隻穿梭而過,一片繁華,景觀獨好。
鄭家大屋現佔地4000平方米。由多座不同風格建築及開放空間組成 ,大小房間有六十多間,是澳門少見的家族式建築群。上世紀五、六十年代,鄭家後人分居各地,各自發展。 鄭家大屋多處空間被分租出去,一度曾有300多人在內居住。出現“七十二家房客”景象。
超負荷的使用對建築造成很大的損壞,風吹雨打以及祝融光顧令建築飽受摧殘。2001年政府取得該物業時,超過八成以上區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損毀,且僭建改建嚴重,部份原貌已模糊難辨。
2002年起,政府開始對鄭家大屋按部就班地進行嚴謹的修復工程,歷經八年,昔日面貌始基本得以恢復。
以上文字出自http://www.wh.mo/mandarinhouse/cn/introduction/ 鄭家大屋官網
澳門對古蹟的修復真的很用心,看上圖殘破的照片,幸而又重整回當年的榮景.
怎麼去:
媽閣前地左方,沿媽閣斜巷前行.